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文化 > 正文

市域社会治理丨海南区:深化网格化管理,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

2023-04-08 12:17:53北方海南

海南区拉僧仲街道将市域社会治理与地域实情相结合,坚持党建引领,以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为依托,以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为着力点,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落脚点,促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和现代化,形成了符合地方特色的社会治理工作经验。

建立网格体系

实现管理规范化


(资料图)

建立“三级组织体系”,划分完善82个网格,配备82名专职网格员和233名兼职网格员。在网格上组建18个网格党支部、50个党小组,延伸设立党员楼栋长、党员中心户,形成“居民党支部—楼栋党小组—党员中心户”的小区党建网格局,进一步延伸了党组织链条,让党组织覆盖每个网格,让社会治理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党组织的身影。将网格内“人、地、物、事、情、组织”等各类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网格管理体系,及时采集、跟踪处理,建立“有人巡查、有人报告、有人解决、有人督查”的闭环运行机制,实现人员全覆盖、工作零缝隙。

不断优化“三单三员一平台”治理机制,围绕基层党组织队伍、活动、制度、保障、服务五大体系建设,认真梳理25项社区党建工作任务,针对不同社区、不同领域的党员,认真梳理制定社区党建工作清单、社区权力服务清单和社区监督履职正负清单“三张清单”,精细化引领基层治理走向深入。组建1支7人党建指导员、6支65人民情监督员、6支55人廉情监督员的“三员队伍”,积极发挥宣传、监督、收集反馈社情民意等作用,为社区网格增添无数双“眼睛”,织密网格治理网,推进社会治理提质增效。按照有组织、有制度、有人员、有场所、有经费、有设施的“六有”要求,建立市域社会治理指挥服务中心,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综治中心一体化运行,构建街道、社区相互贯通,相关领域、部门相互联通,集信息综合、指挥调度、联动处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。

夯实队伍建设

实现服务专业化

明确网格员基础信息采集、社情民意收集、政策法规宣传、市容环境维护、便民服务提供、矛盾纠纷化解、安全隐患排查、人口服务管理八大职能职责,按照要求规范开展网格工作。以网格为单位,建立居民微信群53个,充分利用网格员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的优势,整合延伸网格服务职能,向辖区居民提供主动上门、及时高效、全程跟踪三项“特色服务”,做到“来有问题、去有目的、后有反馈”。

建立健全“一格一长一警一专多兼”的网格化队伍建设体系,建立考核制度抓好网格队伍管理,建立“入职培训、定期培训、专题培训”立体培训机制,不断提高网格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。通过“日晨会、周交流、月推进、季培训”及公众号推送“网格员话基层谈体会”,促进网格内管理与服务工作全面开展,不断提升网格化社会治理效能。

聚焦点面融合

实现治理一体化

将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与党务、政务、警务、法务等工作相结合,以社会治理网格为基本治理单元,做到无缝对接、不留死角,最大限度推动社会治理触角向网格延伸、要素向网格集中、服务在网格开展、问题在网格解决。多元共治更具活力。通过纵向联通街道、社区、网格、小区(楼栋)四级党组织,横向联通部门单位、非公企业、社会组织、物业项目、业委会等治理主体,实现了基层治理的全要素统筹,形成了政府治理、社会调节、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局面,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。完善“街道吹哨,部门报道”和“12345”市民服务“接诉即办”工作机制,推动43个区直单位、26个党组织、623名党员深入6个社区报到,下沉网格解难纾困,与网格开展共建,为网格居民提供社会化服务,凝聚起了加强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。治理能效更加彰显。实施网格赋权增能,把各类治理功能统一整合到网格、资源下沉到网格、力量聚集到网格,强化网格前瞻治理、前端管控、前期处置,推动“应办尽办、能办快办”,有效减少管理层级和响应时间,提升了基层治理能效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将网格化治理与党建引领“三好服务模式”典型做法有机衔接,依托“大调解”党建联合体,整合各方调解力量,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,形成综合预警排查处置合力,推动实现“小事不出网格、大事不出社区”。服务质态更趋优化。运用网格通,将智慧服务终端延伸到网格,实现群众诉求“一键响应”。街道市域社会治理分中心累计受理分流民情实事728件,办结率达98%。

关键词: